中國時報【本報訊】

新興國家的基礎建設工程如火如荼展開,例如巴西興建高速鐵路連接裏約熱內盧與聖保羅,中國及印度也大量興建橋樑和隧道。巴西為出口導向型經濟且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在舉辦2014年世界盃和2016年奧運前,需改善基礎建設。基礎建設改善的環境,可為長期經濟發展奠定基礎,並締造一些投資機會。

未來幾十年中,在城市化進程加速下,基建投資將增加,進而帶動天然資源需求成長,又以能源和原物料最具潛力。為尋找工作機會以及更佳的發展空間,農村人口大量遷移到城市,新興國家城市化發展迅速,進而面臨資源壓力,並促使政府將資金投入城市基建相關產業,包括住房、交通、公共衛生、水力、電力和通訊等。

我對於南非奈及利亞埃及和肯亞等非洲國家基礎建設前景抱持樂觀看法。非洲城市中心整體平均成長率超過其他國家。如今,非洲十億人口中的40%缺乏基本衛生設施和水資源。所幸,大型新興國家近期開始投入資金到非洲,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積極參與多項重要基礎設施工程,而這通常涉及政府對政府間的協議。

中國就城市化發展已有豐富經驗,部分中國城市為全球成長最為迅速的城市。預期2025年之前,中國將有約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且預期在2030年前中國城市人口將突破10億。

我近期拜訪一些中國公司,曾停留在北京、長沙、重慶和成都等地。這些城市正加緊興建基礎建設和房舍。有些人擔心房地產泡沫,雖然某種程度似有過度興建超過人民能力所及的豪華和高級住宅。這些高樓大廈及獨棟別墅的需求多來自將不動產視為長期投資的投資客,這些人往往購買多戶住宅並讓它空置。因此,我們將密切觀察中國房地產產業。然而中國仍有許多區域的住宅品質不佳,極需要人民所能負擔且品質較佳的住宅。中國政府已了解問題所在,並在新的五年計畫採因應對策,可望透過興建平價房屋來改善。

基礎建設是經濟成長的驅動力,也是成長的成果。根據經驗,基礎建設相關產業中較有潛力的為建設和建設物資相關公司。另外,許多與電力、水力公司相關的項目,往往受到政府的幹預和法規限制,不時會造成問題;此外,在實際施工時也可能面臨社會環境的挑戰。因此,在選擇相關投資標的時,須小心謹慎,除了要詳盡研究,也要熟悉當地法規、風俗和文化。

(取材自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團隊總裁墨比爾斯部落格,採訪中心編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ping8877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